本文作者:交换机

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信息化系统 标准

交换机 2024-03-09 47
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信息化系统 标准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影视剧的战斗场景中,指挥员...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影视剧的战斗场景中,指挥员呐喊:给我冲,给我打,给我守住。在现实战斗中,这种场景会发生吗?

影视剧的战斗场景中,指挥员呐喊:给我冲,给我打,给我守住。在现实战斗中,这种场景会发生吗?

这个题目老王特意放了几天,专门去想办法找以前打过仗的老同志探访了下,结合自己以前就知道的,大致可以确定,过去***打仗真的有靠喊发令,但这种喊叫不会上到很高的级别,主要是连排在使用

一般部队在指挥员发号施令后,会有个“传令”制度,即指挥员发布一条命令后,战士们会沿着阵地,用同样的复述,大声将这条命令一个个传达下去。尤其是战壕里,很快一道命令就能传完,基层干部还会积极游走确定传令的正确和速度

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信息化系统 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比如指挥员喊:“打”,旁边的士兵会纷纷喊:“打”,并依次将这个命令传到很远的地方。指挥员喊:“停”! 收到命令的士兵会停止开火并大声复述:“停”的命令给其他人。各级基层班长排长有义务敦促自己的手下严格执行命令,并将命令传给他人。

比如我军的“手榴弹雨”就多半是靠这种传令下达的,只需要下达个“准备投弹”的命令,传下去后,一声“投”,就能让士兵跟着同伴的喊话和动作,飞溅起一片让敌人绝望的弹雨。

在战事没开打的时候,甚至都不用靠喊,战士们低声传达命令是基本的素养。

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信息化系统 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种“传话传令”一般用在阵地战中,进攻时根本就不会这样,没功夫也没条件一个个传话,这时候都是直接靠吼来解决问题,只要能喊明白就行,有的逼急了的或者脾气火爆的,张口就是脏话也很常见。

无论是过去历史,还是当今现实战斗中,这样的事当然会发生。指挥员有各种不同级别,作为连、排、班一级指挥员,就是命令的直接执行者。战斗无非以三种方式展开:开火射击、冲锋攻击、就地坚守。冲、打、守,三者皆要通过基层指挥员的直接口令,下达执行。

一:

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信息化系统 标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时候看电影,腐朽的***军队打仗,每逢战况激烈,军官挥着枪,缩在后面力竭声嘶的吼道:

“弟兄们,给我打,给我冲!给我顶住,顶住!”

然而,却由于战斗作风散漫,基层指挥员贪生怕死,畏缩不前,更谈何身先士卒。

所以,士兵们往往枪打得有气无力,冲锋冲得畏畏缩缩。到了要拼死顶住时,却怎么也顶不住!

如今有的人说:这是在丑化国军,实际国军很勇敢,打仗很英勇。

怪了,打仗很英勇,很勇敢,那美式装备的数百万大军,为何会一败涂地?

可以肯定的说是不可能的,现代化的战争中,一个连的防守宽度就能达到500米左右,一个营可以有1.5-2公里,团、师级别以上单位防守宽度更宽,在如此宽的防线上靠指挥员拿嘴喊来指挥战斗显然是不可能的,根本就听不见,听见了也听不清!

一线的指挥员指挥作战并不是靠喊的,而是通过控制机枪等武器的射击来下达命令的,例如在防守中,一般班排长来决定何时开火,士兵只需要听其枪声即可,只要那边一开火,那么就意味着命令已经下达,士兵可以开火射击了,这种方式简单有效。

连、营以上的单位都是要设置相应的指挥所的,以协调前线各单位的作战和预备队的使用,所以这些指挥官一般是不允许上第一线作战的,通过合理的部署尤其是预备队的及时合理投入才能保证最后的胜利,指挥官在指挥所的作用远远大于其在一线的作战,如果指挥官不顾部队的指挥而执意在一线投入作战和指挥是对整个部队不负责任的表现。只有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指挥官才会投入一线作战。

所以***剧中经常有那些团长甚至师长亲临一线用喊话的方式激励官兵,下达开火命令的情景在实际作战中是完全不可能的,成千上万的人在炮火连天的战场上等一个人的喊话来行事显然不切实际。

电视剧中的场景基本上是***的。如果有人受伤了,电视中轻轻松松就背走了。在沙甸***中,***受伤了,4个人使尽全身力气才把一个受伤的人背到医院,一个人背,左边一个右边一个,还有一个抽着***,到医院时这4个人基本上是瘫在地上,只有有人受伤时大喊,“卫生员卫生员”,这一点是真的。进攻的时候是,猫着腰,一个人离一个人5到10m,多点进攻,电视剧中是人山人海的冲上去。还有优待俘虏也是***的。

在战争年代肯定是存在的,但是现代战争则是两码事!因为现代战争都有无线通信设备,长官的命令可以直达士兵,不用大喊大叫,士兵也能够听到,在战争年代,“喊”是重要的交流方式。

几乎在所有的***剧中,都会有这样的镜头,就是长官用喊的方式在战场上指挥士兵,给我冲,给我***的打!

这是不是真的呢?

纵横认为大部分情况下是真实的,但并不是唯一传递命令的方式。

先来说说抗战和***时期的军队组织形式,基本上就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排序。

班是最小的作战单位,一般来说一个班在10个人左右,在打仗的时候,班长对这10个人肯定是用语言来交流的。

排是比班更高一级的作战单位,排长是军官,而班长不是军官,两者有巨大的差别,一个排在50人左右,规模就像我们读中小学时一个50-60人的班级差不多,正常情况下,排长会亲自带一个班,打之前会提前告诉其他的1-2两个班,等排长命令的时候一下,整个排基本基本都能听从指挥的,让打就打。

连是排的上一级作战单位,一个连通常有三个排,从连指挥排,和排指挥班是完全两码事,一个排只有五十多人,但是一个连则在180人左右,相比之下,完全用喊话指挥战斗就不靠谱了,距离是一方面,在阵地中枪声太大,所以,连长一般不会具体的去指挥士兵,而是通过排长和班长传达作战命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信息化系统开发国军标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daiqile.com/post/17603.html发布于 2024-03-09

阅读
分享